查看原文
其他

本世纪初,人类网上冲浪珍贵资料!

奔跑中的奶酪 奔跑中的奶酪 2022-05-20

1、阅读本文预计需要 10 分钟,并提供了资源下载。

2、本文是网上冲浪指南专题 i25首次发布

3、第一时间获取更新,欢迎关注「奔跑中的奶酪」。



导读


本世纪初,微软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大赢家。

它先是打败苹果,成为了个人电脑领域的霸主,然后又打败网景,成为互联网领域的霸主。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微软如同魔咒一般地,从一个浪潮的引领者变成了拦路虎。

一个企业的命运啊!

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明明知道“浪潮”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可微软还是不可救药地走向了“浪潮”的反面,到底是什么原因?

本期内容我们就来聊一聊「第二次浏览器大战」。



01


微软的十字路口


本世纪初,微软内部进行了一场大的争论。

公司今后的发展,是以「Windows 操作系统」为中心进入企业市场,还是以「IE 浏览器」为中心进入消费者市场。


操作系统派认为,乔布斯重返苹果公司,Mac 操作系统将会是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强有力竞争对手,而且 Windows 操作系统在服务器端的市场占用率还很小。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巩固好操作系统这个核心业务才是当务之急。

那浏览器要该怎么办呢?

微软想到了一个“两全齐美”的方法。

2001 年,微软发布了全新的操作系统 Windows XP,同时浏览器的新版本 IE6 也随之出现。


微软想的是,将 IE 与 Windows 绑定在一起,让 IE 成为 Windows 的一部分,只要能确保 Windows 的统治地位,那么 IE 浏览器也就能统治互联网。

然而正是因为这个决定,IE 浏览器被推向了深渊。



02


Flash 的诞生


自 IE6 推出以后,微软马上就减少了对浏览器的投入,此后的 5年时间里,除了漏洞修复外,IE 浏览器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更新。

因为微软有了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

当时浏览器的主要技术是 HTML4,能做的事情还很有限,想要让浏览器拥有各种各样的功能,那就需要用插件(Plugin)来实现。

于是微软推出了 ActiveX 控件,也就是 IE 浏览器的插件开放平台。


微软想的是:

想要让浏览器能够查看 PDF 文件,那就安装 PDF 的插件;想要让网站有安全的支付环境,那就安装网银控件;想要让浏览器能够播放音乐、视频、动画这些内容,那就安装 Flash 播放器。

也正是这个原因,Flash 在当时大行其道,覆盖到了互联网的方方面面,Flash 成为了 “网页设计三剑客”。


可现实并没有微软想的这么美好。

微软忽略了 ActiveX 的安全问题。ActiveX 虽然是插件,但其实也是程序,它不但与浏览器平级运行,而且还有着很高的系统权限,能绕过用户在电脑上做很多事情。


于是,有无数的恶意软件会伪装成 ActiveX。

当你访问一些“小网站”时,网站会询问你是否要安装它们的 ActiveX 控件,当你好奇点击确定时,你的电脑就不出意外地中毒了。

即便是正规网站,它们的 ActiveX 也会夹带私货,时不时给你电脑来个弹窗,甚至还会偷偷监控你的浏览记录。

于是 IE6 成为了恶意软件攻破用户电脑的后门,被人随意利用。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新的浏览器来取代 IE,首先站出来的,就是被微软干掉了的网景浏览器



03


Firefox 的诞生


1998 年,被微软打败的网景决定背水一战,向全世界公开了浏览器源代码,然后成立了 Mozilla 组织,让它来继续协调浏览器的开发。

Mozilla 总结了之前失败的原因,决定彻底重新编写浏览器,经过了几年的沉淀,终于在 2004年11月9日,这款叫做 Firefox 的浏览器闪亮登场。


浏览器的名字其实一开始是叫做 Phoenix(凤凰),意思是要从死去的网景浏览器里浴火重生。

可后来由于重名就改成了 Firebird(火鸟),结果又再一次重名,于是就改成了现在 Firefox(火狐)。


Firefox 给浏览器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玩法。

它不但有标签页浏览、弹窗拦截、快捷搜索栏等功能,而且还支持安装扩展,很多现在我们离不开的扩展,比如油猴脚本、广告过滤、用户样式都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Firefox 用户还自发建立起了火狐社区,社区里人们和谐友爱,互帮互助,一有什么好的创意点子,就会立马分享出来。

当时的人们以使用 Firefox 而感到自豪。



04


Safari 的诞生


与此同时,重返苹果的乔布斯对 Mac 操作系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为了扭转 Mac 下没有原生浏览器的局面,苹果很早就接触了 KHTML 排版引擎。

经过 5 年的研发, 2003 年在旧金山 Macworld 大会上,乔布斯亲自发布了 Safari 浏览器。

取名 Safari 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单词传达了一种“环游世界”的感觉,所以 Safari 的图标用的也是一个指南针。


乔布斯在介绍 Safari 时还说:

Safari 的速度必须要足够的快,必须要远超 Mac 系统上的 IE 浏览器,因为 Safari 的问世,目的就是为了取代 IE 浏览器。



05


HTML5 的诞生


浏览器越的选择来越多,就连老牌浏览器 Opera 也变成了免费软件,微软终于感受到了挑战。

2006 年,微软终于推出了 IE 浏览器的新版本 IE7,只不过它是做为 Windows Vista 的一部分一同发布的。

IE7 自然也是意识到了 ActiveX 的安全问题,于是严格限制了 ActiveX 的运行条件。


可这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ActiveX 的安全问题。

而且,ActiveX 控件在性能、效率等方面也无法让人满意,更可怕的是,如果一旦某个控件出错,那么整个浏览器就会跟着一起崩溃。

于是,由 Mozilla、Apple 和 Opera 三家公司一起组成的“网页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小组(简称 WHATWG)”成立。

它们试图跳开由微软把持的 W3C 联盟,然后推动新的 HTML 技术发展。

这个新技术不但要能摆脱 ActiveX 控件的依赖,而且还要能在多个平台多个设备上通用,这个技术也就是现在的 HTML5


2007 年,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 iPhone 手机,移动互联网正式到来。

乔布斯直言 iPhone 将不会支持 Flash,一时间,整个互联网行业对 HTML5 就产生了一股宗教般的热情。

这个时候很多网站开始会设计两个版本,一个是电脑版,一个是移动版。


不久,HTML5 阵营又迎来了另一位重量嘉宾 —— 谷歌。



06


Chrome 的诞生


2004年,来自印度的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谷歌工作,负责开发“谷歌工具栏”,也就是给各大浏览器开发插件,为的是方便用户使用谷歌搜索。

可皮查伊知道,这终究是别人的地盘,谷歌应该要有自己的浏览器。

而当时的谷歌 CEO 施密特认为,谷歌没办法与 IE、Firefox 竞争,投入只会耗费人力财力。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 2006 年。

微软在推出 IE 7 的同时宣布进军互联网搜索,然后推出了 Windows Live Search,也就是 Bing Search 的前身,谷歌搜索引擎很自然地被剔除出了 IE 浏览器。

失去巨大流量入口的谷歌终于意识到了危机,于是浏览器项目正式启动。

2008 年,Chrome 浏览器正式上线。


Chrome 浏览器一出现,马上就受到了市场的关注。

它不但设计十分简洁,而且使用了苹果的 WebKit 排版引擎,再加上谷歌自研的 V8 JS 引擎,配合谷歌首创的多进程架构,Chrome 浏览器不但快,而且还极其稳定。

Chrome 很快就获得了用户的喜爱,皮查伊也因此一战成名。


接下来的故事,就变成了 Chrome 浏览器就以一种战斗者的姿态,向其他所有浏览器发起进攻。





07


Chrome 打败 Safari


2008年,谷歌发布了 Android 移动操作系统,进军移动互联网。

得知消息后,乔布斯极为震怒:“我们没有进军搜索业务,他们却进军了手机业务,别搞错了,他们想干掉iPhone”。

一时间,谷歌和苹果进入了全面竞争状态,就连浏览器业务也未能幸免。

2013年4月,谷歌宣布 Chrome 将弃用 WebKit 而改用 Blink 排版引擎,原因是苹果在没有协商的情况下,单方面推出了 WebKit 2


谷歌认为 WebKit 2 里有太多苹果专用的代码,不但对谷歌没有作用,而且还要花时间去处理兼容性的问题。

而谷歌提交的很多修改,又最终很难获得苹果的同意,双方就 WebKit 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极大分歧。

最终,谷歌选择了另立山头,从 WebKit 中分支出来了 Blink 排版引擎。


没有了谷歌的共同研发,WebKit 就成为了苹果系统下的专属,自己玩自己的了。

此后甚至还学起了微软,每一次 Safari 的更新都是随着 Mac 的更新而更新。



08


Chrome 打败 Opera


苹果和谷歌分道扬镳之后,其他的开发者会选择到那一边呢?

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谷歌。相比之下,谷歌更像是一个积极开放的领袖,而苹果则像是一个保守封闭的领导。

2013 年,老牌浏览器 Opera 宣布放弃自己的 Presto 内核,转而使用谷歌的 Chromium 内核。


不少用户唏嘘不已,Opera 曾经给浏览器带来了诸多的特性,比如标签页浏览、快速拨号、鼠标手势都是 Opera 首创。

而随着 Chrome 的强势崛起,Opera 就显得稀松平常起来。

最后在 2016 年,Opera 还因经营不善被 360 公司收购,上演了“落魄贵妇下嫁暴发户”的戏码。






09


Chrome 打败 Firefox


Firefox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它的快速和安全,当然更重要的还为它的扩展系统。

Firefox 扩展的功能非常强大,使用 XUL 语言编写的扩展,可以轻松地改变浏览器的功能和界面。

这让 Firefox 有着无与伦比的定制能力,也成为了 Firefox 的杀手锏。


而随着 Chrome 也加入扩展系统,Firefox 的优势就不再那么明显了。

而且,Chrome 从一开始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它将所有有关于浏览器本身修改的操作都锁死,而扩展也只能作用于网页。

这种设计就好比是“扁平化设计”,目的是为了让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在网页内容上,而不是浏览器本身。


事情也证明了 Chrome 的设计更具前瞻性。

而 Firefox 由于浏览器架构的原因,扩展成为了浏览器的负担,浏览器变得臃肿起来,再加上 Flash 经常性出错导致浏览器崩溃,越来越多的 Firefox 用户开始转投 Chrome 浏览器。

时间来到了 2017 年。

在“改革可能会死,但不改革必定会死”的情况下,Firefox 抛弃了原有的内核架构和扩展体系, 启动了全新 Firefox Quantum(量子火狐)。

新版 Firefox 在速度上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就是模仿了 Chrome 的那一套体系,只不过换了个实现方法。


尽管当时有不少老用户痛心疾首,直言 Firefox 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 Firefox 了,但后来的发展证明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而 Firefox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向 Chrome 靠拢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10


Chrome 打败 IE



打败其他浏览器之后,Chrome 的对手就剩下最后的王者 IE 浏览器了。

2009 年,微软在尝试 Windows Vista 失败之后推出 Windows 7,与此同时 IE8 也一同出现。

不过 IE8 并没有太多改进,就连图标都还是一样的,而且更重要的是,IE8 仍然不支持 HTML5。


此时国内各大银行、学校以及政府机构的网站,仍然都只能用 IE 浏览器来访问。

于是国内各大软件厂商抓住这个需求,将 IE 和 Chromium 封装到一个浏览器里,推出了许许多多的双核浏览器


在这种情形下,网站通常需要制作两个版本,一个是 HTML5 的通用版本,一个是 IE 的专门版本。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于是开始有人制作搞笑图片来嘲讽 IE 浏览器,人们对 IE 浏览器的不满情绪终于得到释放,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也加入了嘲讽的行列。



到了 2011年,在网友无尽的
嘲笑中,微软放下了“高傲的头颅”。

而且一改以往“推出新操作系统时推出新浏览器”的做风,单独推出了新版 IE9 浏览器。

新版本不但启用了新的图标,而且终于支持 HTML5 了。

可微软“操作系统与浏览器绑在一起”的策略还是没变,微软宣布 IE9 将不会支持 Windows XP,你想要用新的浏览器,那就要用新的操作系统。


而那个盗版泛滥的时代, Windows XP 系统普遍都关闭了系统更新,这导致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被忽视,IE9 也因此丧失了很好的过渡期。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上网习惯也逐渐从电脑转移到手机和平板上来。

微软在转型的考虑下,在 2012 年推出了 Windows 8 操作系统,与此同时 IE10 一同出现。

当然不出意久, IE10 也只能在 Windows 8 上运行。


而 Windows 8 的市场反应不佳,于是微软次年又推出了 Windows 8.1 系统,IE 浏览器也升级到了 IE11。


然而微软的转型希望再次落空,IE 浏览器在移动设备上毫无作为,最后只能留在了桌面电脑这座孤岛上。

2015年,微软痛定思痛,全新推出了 Windows 10

不过这次浏览器迎来的不是 IE12,而是全新的品牌 Edge。

因为 IE 给人的印象已经很难再有扭转局面的机会,微软想要翻盘,就必须要推倒重来。


可依旧还是那个老问题,Edge 浏览器只能在 Windows 10 上运行,Edge 浏览器再次成为“下载浏览器的浏览器”。

更加要命的是,Edge 浏览器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兼容问题,微软意识到自己当年对别人用过的伎俩,现在全报应在自己身上了。

微软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2018 年,微软宣布放弃自家的内核,转而使用 Chromium 内核来开发 Edge 浏览器。


只是微软还是很傲骄的说:“此举的目的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 Web 兼容性,并为所有 Web 开发者减少 Web 碎片化,微软以后会成为 Chromium 项目的重要贡献者”。

可大家都知道微软是彻底服输了,Chromium 版的 Edge 浏览器已经与之前的 IE 浏览器没有任何关系了。

2020 年 10月,Chromium 版 Edge 正式现身。

2021 年 1 月,Adobe 宣布 Flash 彻底退休,属于 Flash 的时代结束,属于 IE 的时代也一同结束。





结尾


Chrome 最终赢得了第二次浏览器大战的胜利,成为了新的王者。


而 IE 浏览器的失败,说到底是因为微软采用了操作系统与浏览器绑定在一起的策略。

而互联网的浪潮变化极快,绑定策略只会让微软显得保守封闭,逆潮流而行。

显然,浏览器已经成为了另一个赛道,这里的战争也不会结束,新的浏览器大战也正在发生。


回复关键字
i
查看本系列的所有文章,
回复关键字
 i25
获取本文提到的参考资料


相关文章:


看完文章:

1、点在看,帮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
2、写留言,对文章进行评论,我会尽可能回复。
3、点关注,关注我并星标,第一时间获取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